集水區水文
(一) 水庫集水區
曾文水庫為曾文溪流域上游水系所匯集而成的重要水庫,位於臺灣南部嘉義縣曾文溪流域主流柳藤潭谷地,其集水區位於嘉義地區水系,曾文水庫上游集水面積達481 平方公里,全屬山嶺區,集水區形狀由東北而西南,呈狹長之袋形,縱長約41 公里,最寬處約17 公里,壩址河床標高約110 公尺。
曾文水庫集水區內全區地勢陡急、峻峭,愈往上游,地勢益增急劇傾斜,區域內除樂野、達邦、大埔等數處小型盆地外,餘均屬山地。河床亦因地勢關係,呈現陡急現象,沖蝕作用旺盛,輸砂作用強烈,使得上游地區兩岸地形更顯陡峻。全區平均標高約963 公尺,平均坡度為54.4%,源頭附近坡降達1/3,溪流平均坡降達1/65,壩址附近緩為1/186。

資料提供:經濟部水利署 2010 曾文溪水系流域影像圖

(二) 集水區水系
曾文水庫的上游集水區,是由曾文溪、草山溪、二寮溪( 草蘭溪) 流域水系所匯集而成。曾文水庫集水區範圍內的水系,以曾文溪、草山溪、達那伊谷溪、烏奇那溪及鍾連溪為較大溪流,其餘皆為短急之小溪流。其中,曾文溪主流貫穿中央部位,主要支流有:長谷川溪、中坑溪、伊斯基安那溪、達德安溪、烏奇那溪、塔乃庫溪、山美坑溪、塔庫布央溪、沙力基溪、埔仔寮溪、陀亞奇伊溪、雷公溪、竹坑溪、水底寮溪、草蘭溪及東西坑溪等。

曾文水庫集水區水系圖
所屬流域 |
周長(公尺) |
流域面積(公頃) |
溪流長度(公尺) |
平均坡度(度) |
山美坑溪 |
10,821.90 |
647.5 |
1,637 |
26.14 |
中坑溪 |
17,715.40 |
1,265.9 |
5,446 |
27.47 |
水底寮溪 |
13,742.10 |
840.3 |
1,993 |
26.24 |
火燒寮溪 |
12,045.70 |
659.5 |
1,431 |
22.63 |
伊斯基安那溪 |
24,233.40 |
3,289.3 |
7,366 |
30.19 |
竹坑溪 |
15,823.10 |
953.6 |
4,142 |
25.63 |
沙力基溪 |
33,043.00 |
4,536.6 |
11,284 |
26.08 |
東西坑溪 |
17,600.00 |
1,096.0 |
4,405 |
26.63 |
長谷川溪 |
27,841.70 |
2,866.2 |
8,952 |
28.09 |
陀亞奇伊溪 |
15,355.40 |
1,096.9 |
2,441 |
25.35 |
埔仔寮溪 |
16,535.80 |
1,411.0 |
3,367 |
25.35 |
烏奇那溪 |
26,267.80 |
3,143.2 |
7,839 |
28.71 |
草蘭溪 |
24,017.10 |
2,312.2 |
6,965 |
25.27 |
曾文溪 |
98,083.90 |
10,679.0 |
32,122 |
27.33 |
塔乃庫溪 |
22,210.60 |
2,227.2 |
7,326 |
31.29 |
塔庫布央溪 |
22,782.20 |
1,956.8 |
7,594 |
29.86 |
達德安溪 |
13,601.50 |
915.2 |
1,700 |
26.67 |
雷公溪 |
15,837.10 |
1,086.9 |
2,436 |
23.27 |
(三) 氣候水文
1、氣溫
曾文水庫位處臺南市楠西區與嘉義縣大埔鄉交界處,其環境受到水岸地文、集水區水系以及臺灣南部氣候水文的交互影響。由於曾文水庫地處北迴歸線以南,屬於溫暖濕潤的熱帶季風氣候區,日照充足,夏季長而冬季短,冬夏溫差較小,年平均溫度為24.3℃中5 月至10 月之月均溫皆在27.7℃以上,尤以7、8 月28.6℃最高,12 月至翌年2 月間月均溫較低,平均最低溫度為攝氏17.8℃。
整體而言,流域內山區溫度較平地低,自5 月開始氣溫逐月上升,其中以6、7、8月天氣最熱,直到10 月氣溫才逐漸下降。

曾文氣象站各項氣象資料統計
資料來源:
1. 經濟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。
2. 經濟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2004,曾文水庫第三次安全評估計畫總報告。
2、降雨
曾文水庫集水區夏季因印度洋低壓,帶來豐沛雨量,且因受中央山脈地形影響,嘉南平原與阿里山地區位於臺灣西部之迎風面,降雨量及頻率為全臺之冠。歷年集水區平均年降雨量可達3,000 毫米,每年5 至9 月的降雨量佔全年80% 以上。
曾文水庫集水區現有觀測之雨量站,有曾文、水山、樂野、里佳、表湖、馬頭山、龍美、三角南山及大棟山等9 站。統計結果顯示,曾文全流域年降雨量約2,350 毫米,年降雨量在山區為3,000 至3,500 毫米之間,在平地近海處則在1,000 至1,500 毫米之間,雨量分佈隨地勢升高而遞增。
曾文水庫上游集水區面積平均年降雨量為2,768 毫米,自每年2 月份開始,由東北季風轉為西南季風,降雨逐漸增多,且多集中於5 月至9 月,平均年降雨量為2,306 毫米,占全年降雨量之83.3%,約佔全年總雨量之80% 以上。在5 至6 月的梅雨鋒面及7 至9 月的颱風侵襲下,常有豪大雨的發生。有關曾文水庫及其集水區歷年及即時的氣象資訊,可在中央氣象局網站查詢。
近三十年來,曾文水庫上游集水區,受到重大颱風來襲或豪雨事件所造成3 日最大累積雨量超過200 毫米,計有58 場降雨事件。前6 大降雨事件分別為:莫拉克颱風,2009 年8 月,降雨量1,479.3 毫米;艾妮絲颱風,1981 年8 月,降雨量992.6 毫米;敏督利颱風,2004 年6 月,降雨量979.3 毫米;海棠颱風,2005 年7 月,降雨量930.3 毫米;賀伯颱風,1996 年7 月,降雨量796.4 毫米;0609 豪雨,2006 年6 月9 日豪雨,降雨量783.2 毫米。

曾文全流域年等雨量線圖
曾文水庫集水區雨量統計